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小知识
3-6岁是人生的起步阶段,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:“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,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,想改也不容易。”教育往简单里说,就是培养好习惯。
今天给大家分享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,希望家长们从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行动起来,帮助孩子优秀成长!
▷▷▷
好习惯有哪些 生活习惯 (一)用餐习惯 1.爱惜粮食,不掉饭粒,不剩饭,保持餐面整洁; 2.不挑食,一口饭一口菜,能独立进餐; 3.少吃甜食,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。 4.用餐时保持安静,不大声讲话,不东张西望,不玩耍; 5.学会正确使用餐具。 (二)睡眠习惯 1.睡姿正确,右侧卧或者仰卧,不蒙头,不趴睡; 2.睡前整理好衣物摆在固定位置; 3.睡前小手空空,不玩弄床上用品,保持安静,不吵闹。 (三)如厕习惯 1.有需要及时入厕,不尿裤子,入厕前要告诉老师; 2.掌握正确的入厕方法。 (四)卫生习惯 1.饭前便后要洗手; 2.保持衣裤清洁,不随便擦手、擦鼻涕; 3.不随地大小便。 (五)日常习惯 1.掌握洗手、刷牙、洗脸的基本方法; 2.学会独立穿鞋,分清左右。 礼仪习惯 (一)基本礼仪 1.学会“你好”、“谢谢”、“再见”等礼貌用语; 2.学会礼貌称呼,如“叔叔”、“阿姨”、“伯伯”、“婶婶”、“老师”等词; 3.学会双手接物品,眼睛要看着对方。 (二)幼儿园礼仪 1.入园不哭闹,自愿上幼儿园; 2.放学能够和老师同学说“再见”; 3.放学不和陌生人交流接触,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; 4.学会整理自己学习用品、衣物、玩具等; 5.爱护幼儿园公共措施,不破坏桌椅、图书玩具等; 6.与同学友好相处,不与他人发生矛盾。 (三)家庭礼仪 1.进房间学会敲门,不用力拍门,学会随手关门; 2.接待客人,学会礼貌用语,并主动打招呼以及道别; 3.禁止随意翻看客人物品。 习惯养成小技巧 陈鹤琴先生曾说:“习惯养得好,终身受其益,习惯养成不好,终身受其累。”请大家查收幼儿居家好习惯培养小妙招哦~ ▷▷▷ 我会自己吃饭 1.进餐的时候要坐在固定的地方,餐桌椅上只放食物,不放玩具; 2.控制零食:在正餐前一小时内绝对不吃零食;不将糖果等甜食作为小奖励; 3.父母做好榜样:专心吃饭,不玩、不聊天,养成专注吃饭的好习惯; 4.制定家庭规则,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:一日三餐、固定时间吃饭、吃饭不讲话等。 我会自己上厕所 1.认识马桶或坐便器,如厕不陌生;借助哗啦啦的水流声,帮助孩子们熟悉马桶或坐便器; 2.给孩子看关于如厕的绘本:巧妙运用小故事引导幼儿自主如厕,积累孩子的如厕经验,并且在此过程中训练孩子脱、提裤子的能力; 3.穿结构简单的衣服:结构简单、容易穿脱的款式是最适合正在学习如厕的孩子,这些衣服可以让孩子轻松掌握独立穿脱裤子的技巧。 4.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需求:妈妈/爸爸,我要小便/拉粑粑;妈妈/爸爸,我身体不舒服。 我会穿脱衣裤 1.抓住每次换衣服的机会,教孩子认识衣裤的正反、鞋子的左右; 2.由简入难,循序渐进,一般来说,“脱”比“穿”容易,穿套头的上衣会比穿开襟的上衣容易,因此先让孩子学习脱衣服,学习穿戴简单的衣服; 我爱运动 1.协助孩子找到一个他喜欢的运动或活动。他越感兴趣,越有可能坚持下去。 2.提前计划可以确保孩子有时间和场地来活动。 3.确保孩子的运动装备或者选择的地点是安全的。确保孩子的衣服是舒服和适合运动的。 4.孩子运动时,提供适合的玩具。比如:容易握持的球或简单的跳绳等。 规律作息 1.家长自身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,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。 2.当幼儿出现不守时的情况,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,不能一味批评,容易伤及幼儿自尊,使幼儿产生逆反或自卑心理。 3.当幼儿磨蹭时,可以让其承担“磨蹭”带来的不良后果,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 4.通过游戏等方式,引导、帮助幼儿学会管理时间。 讲文明,懂礼貌 1.家长以身作则,提高自身素养; 2.在家庭氛围中使用礼貌用语; 3.家长有意创造文明用语环境,鼓励幼儿多说礼貌用语。 养成教育润童心,良好习惯伴我行,健康人生的基础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,需要幼儿园、家庭有意识地去培养,多一点、再多一点耐心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,一起度过快乐、美好、幸福的童年生活!
在线留言方式:
联系我们
- 品牌热线:4000231785
- 联系电话:027-87332405
- QQ:455832081
- 联系邮箱:kf@hlsjy.com
- 联系地址:重庆南岸区
扫一扫关注 慧带娃客服微信
4000231785
